笔趣阁

登录 注册
Hi, | 退出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十四章 长远规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 http://m.maw16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越一边参观,一边思索着如何在轮台,乃至于西域建造出类似的水利系统。


虽然现在轮台人力还不充分,但张越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和整个大汉的支持下很快就会有改观。


如今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就是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最关键的自然就是农业生产。


想要把西域打造成大汉向西扩张的基地,关键之处就在于农业建设和生产。


而水利建设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明公吾轮台亦该有如此偃渠啊!”


杨友这时也认识到了偃渠的重要性。


张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错轮台亦当有如此偃渠!”


张越一边跟杨友等人说着话,一边想到了后世的一种论断。


后世的历史学界中有人认为,关中地区的衰落就是从水利的衰落开始的。


“可惜轮台人口太少了,不知何日才能有如此规模啊……”


杨友脸上不禁露出羡慕之色。


那徐亭长闻言却是心中得意。


他微微一笑,“好叫上吏知道,关中之富,就全在这水利之上,别看敦煌这水利还不错,但比起关中却又是远远不如了。”


张越点头询问道,“徐亭长,难道关中地区的水利设施竟比此地还好?”


徐亭长道,“敦煌乃是偏僻之地,岂能与关中相比。”


张越一拜道,“还请长者详告……”


徐亭长道,“明公有所不知,先秦穆公时期,关中就开始修建水利设施了……”


听完徐亭长的介绍,张越若有所思。


“难怪,帝国能用一个小小的关中养活600万人口。”


张越回忆起后世自己所学的知识。关中地区的衰落正是从唐朝后期开始的。


而关中地区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停止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的。


张越仔细思考着后世逐渐放弃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的原因。


他豁然发现,水利建设减少的过程正好与中央政府对地方基层控制力减弱的过程是一致的。


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土木堡之变前中央政府直接掌控基层。


当时全国的水利建设都很多,关中地区恢复也很快。明朝政府甚至还考虑过迁都长安。


而在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彻底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所在阶层的利益,开始推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


从此以后明朝政府不但动员能力越来越差,地方水利建设也基本停滞。


到了民国时期,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还是明朝初期建设的。


明朝的衰落从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从水利建设的破坏开始的。


不过在如今的大汉仍然牢牢控制着基层,对水利建设仍然无比重视。


大汉的每个郡都设有主水史,下领东都水官、西都水官,率吏卒、刑徒、官奴整治水利。


各郡国从事水利建设的人员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对如何挖沟开渠极有经验……


正是这遍布关中和河东、巴蜀的水利设施让地方上粮食产量一点点增加,也让帝国只依靠北方几十个郡国,就养活了五千多万人口。


九十四章 长远规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